近日,记者从魏都区文化馆非遗中心获悉,“中原香”驴肉馆2020年积极参与第五批许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已顺利完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有四项硬指标:科学价值、研究价值、百年及三代人以上的传承时间、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中原香”——口碑相传 慕名而来
“中原香”坐落于许昌西郊的吴庄,可这里半点乡村的影子都没有。
街两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道又宽又亮,两旁的临街商铺一到夜晚更是灯光璀璨,人群熙攘,来到这里来的人,多半都是奔着驴肉而来。
“中原香”驴肉以其做工考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风味独特等特点引无数“美食家”慕名而来为之倾倒。
第四代传人吴志勇、范文彦夫妇
吴庄驴肉——百年传承 久负盛名
许昌吴庄驴肉起源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自古就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本草纲目》第五十卷里有记载:“驴肉味甘、无毒、解心烦、止风狂、能安心气、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经常食用驴肉有一定的补益食疗作用,因口味佳,营养价值高,久负盛名。
清代末年,吴庄有一个名叫吴松的人,家里原先经营豆腐生意,因为拉磨的毛驴受伤,想卖没人要,养着又没啥用,就尝试宰杀后进行卤制贩卖。当地人原来没吃过驴肉,这一吃味道属实不一般,买者众多。吴松见卖驴肉比卖豆腐挣钱多,遂外出购买毛驴,专以宰杀卤制驴肉为业,这便是吴家驴肉技艺的开创者。
第四代传人吴志勇正在制作卤制驴肉
百年技艺 是传承 更是创新 是责任 更是使命
日子久了,前来品尝驴肉的顾客就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吴家根据顾客的意见,对驴肉的卤制技艺不断革新。比如说在配料中去除了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芒硝等,使其营养成分更丰富,口味更适合各类顾客需求。
到第三代传人吴玉堂执掌店铺的时候,农业耕作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农家不再使用毛驴进行田间劳作了,许昌本地的毛驴资源越来越少。吴玉堂便远赴新疆、内蒙、甘肃等地采购驴子,再雇用车辆拉回来,保证了原料正宗,充足。
现在执掌店铺的是吴家第四代传人吴志勇夫妇,两口子在对祖传技艺革新上,更是花了不少心思。在原有配料的基础上,又加入了20多种名贵中草药,以炖、焖、烧等不同的烹饪方法使其风味各异,味香色美,深受四方宾客的赞赏。许昌本地人就有“三天不吃吴庄驴肉,嘴里吃啥都不香”的口头禅。
第四代传人吴志勇不仅在技艺上敢于突破创新,还打破“祖传技艺秘不外传”的传统习俗,收史卫科为第五代传人。“如今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我作为吴庄驴肉制作技艺的传人,保护这一技艺是我的使命。”吴志勇告诉记者,“申遗并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为了引发社会的共同关注,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吴庄驴肉制作技艺,更好地塑造品牌,为家乡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技艺。”
第四代传人吴志勇正在制作卤制驴肉
打造吴庄特色 传播舌尖上的许昌
作为吴庄驴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和“中原香”的经营者,吴志勇的肩头承担着两种责任:传承技艺和经营发展,二者和谐统一,是他寻求的方向。“我一直希望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能更好的进行创新,不仅让驴肉的口感更美味,在制作上也更多样化,能符合各个年龄段的口味,使更多人喜欢驴肉,关注这项技艺,我会用心把好质量关,把“中原香”驴肉作为许昌的地方特色品牌来打造,高标准,严要求,不松懈。”
8月21日上午,2018发展中国家商务研讨会在红旗渠精神传承教育学院举行。
4月25日,中国人寿汝州分公司举办了中医传承技术培训暨乡医会员论坛交流会,推广“互联网+健康+金融”模式,进一步提升汝州市农村公共卫生水平。
在中牟有这样一位老人,她今年93岁高龄,有着一手精妙的女红技艺。5月12日,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慕名来到芦怀英老人家中......
一把剪刀上下翻飞,一张彩纸千变万化。9月28日在2019金凤区首届非遗创意节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伏兆娥,向活动主办方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政府赠送了长达八米的剪纸作品“金凤腾飞”。
为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日前,由固始县文化馆、固始县民间艺术协会与固始县第十三小学联合举办的“横店天街第一届民俗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
10月26日上午,汝州市公路局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计划安排,由赵金阳副局长带领党员干部,前往豫西抗日纪念馆(大峪镇班庄村)开展红色教育学习,追寻红色记忆。
6月27日下午,汝州市公路局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和“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经典永传承”红色经典诵读活动。
近日,中国杨氏汝瓷杨聚斌窑创始人、汝州市华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聚斌应国际行动理事会访华代表团组委会邀请,出席世界领袖访华代表团欢迎晚宴。
隆冬时节,笔者走进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姚王村,拜访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宝木偶传承人李学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神韵。
61岁的高水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唐三彩研究、制作已经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