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许昌讯(记者康世保 通讯员李扬 姚晓芹)鸦有反哺,羊有跪乳,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有些人却道德失范,以种种理由不赡养老人。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违反了法律规定,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戒。
12月3日,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法院就成功执结一起儿子拒付赡养费案件,被执行人刘某某在案件承办人师旭磊的耐心劝诫及司法强制措施的威慑下,全部付清了拖欠的赡养费。让中风卧床的老父亲拿到了“救命钱”,唤回了缺失已久的亲情。
据了解,单大娘与老伴刘大爷年已古稀,育有一子一女,老两口虽然年迈但身体一直硬朗,二人经多年奋斗在襄城县县城有一栋门面楼,门面楼的房租也能保证二人的日常开销。想来应该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光景。但是,他们却遇到了一个不孝儿。2014年3月,其子刘某某称要更好的照顾两位老人,于是将两位老人接到自己的住处。后两位老人基于对儿子的信任便将门面楼所有权转给了儿子。2017年4月,单大娘的老伴刘某突发脑梗,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2018年3月刘大爷由于病情加重,急等用钱看病,而此时,刘某某竟称没有钱给刘大爷看病。还将来家中看望两位老人的妹妹打伤。一气之下,单大娘便将不孝的儿子告上了法庭。后经襄城县法院家事纠纷调解后,刘某某同意将门面楼每年的租金7800元交给母亲。可回家后单大娘索要租金给刘大爷看病时,刘某某又各种推脱称自己没有钱。万般无奈下,单大娘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自己的儿子。执行干警师旭磊接到案子后考虑到该案的紧迫性,立即向刘某送达了执行通知、财产报告令等相关手续,并电话联系其本人敦促其尽快履行,但刘某依然借口生活窘迫拒绝履行。次日,执行干警师旭磊经调查得知,刘某某除在村里拥有宅基地住房外,在县城还有两套住房,其名下有50余万元存款。面对刘某某的百般推诿,执行干警师旭磊将其拘传到法院,拿出查询的银行账单,更耐下心来向刘某某释法明理,告知他:尽孝心、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同时,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虐待遗弃老人会构成犯罪。听不进去,不配合法院执行将面临刑事处罚。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悉心劝导,看着自己的谎言被揭穿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刘某某主动打电话联系妻子,将执行款送到法院,并写下悔过书保证以后尽到赡养义务。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对不赡养老人的案件,我们受理一起,执结一起,绝不姑息。在此奉劝此类老赖,积极履行赡养义务,不要心存侥幸,对于那些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襄城县法院将会严厉惩戒,坚决打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襄城县法院院长秦学海表示。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4月27日,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成功执结一起拒不支付赡养费案,让年过七旬的年迈夫妇获得了赡养费,维护了法律尊严。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法院在对申请执行的涉民生案件执行过程中,因案施策,攻坚克难,用足不出户执行措施,确保当事人胜诉权益尽快得以实现。3月6日,鄢陵县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
许昌有一位父亲,带着刚刚小学毕业的儿子,上了一个特别的“补习班”。爷俩骑上自行车,顺着228国道沿海公路,28天骑行3000公里。旅途中,爷俩一起增长见闻,共同经历磨难。
“感谢执行法官,感谢法院,我这案件金额不大,本没有抱太大希望要回来,拖了几年才起诉,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难题,为你们的高效点赞!”4月26日,申请人吴某托着一面绣有“一心为民、秉公办案”的锦旗来到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向承办该案的执行干警表示衷心感谢。
河南许昌的一对老夫妻离婚后将原有一套自建住房一分为二,各自拥有一半。其儿子儿媳却擅自更换门锁不让离异后的父亲进家,老汉无奈之下起诉前妻与儿子儿媳。
胡某曾患脑梗住院,康复后无论大病小病都住院治疗,随后因赡养费纠纷一纸诉状将儿子胡磊(化名)告上法庭。胡磊提起此事倍感委屈,认为自己收入微薄,根本无力承担父亲的医疗消费。3月15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判决胡磊每月给付胡某生活费650元,胡某因大病住院的医疗费用和相关大病医疗费用由胡磊承担,包括遵照医嘱对相关医疗费用的预付和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