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许昌讯(记者康世保)“最近恢复得很好,要继续坚持呀!”近日,记者在许昌市建安医院见到杨建明时,他的诊室里围满了患者,他正在忙碌着。对待每一名患者,杨建明都面带微笑、亲切和善。可以看出,他非常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也非常享受工作的状态。
工作33年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杨建明从来没有离开过临床一线。他虽然现在已经是该院领导班子成员,但依然坚持每周坐诊。“不管什么时候,我对自己的定位都是医生。既然是医生,当然离不开临床一线、离不开患者。”杨建明笑着说。
回想当初,怀揣着“做人民群众健康保护神”的梦想,杨建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医。别人说他“天生就是当医生的料”,患者的名字叫什么、什么时候找他看过病、吃的什么药,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在我看来关键就是8个字——真诚相待、以心换心。”杨建明说做一名好医生的“秘诀”是,对待每一名患者,都要给予心贴心的关怀,真心实意替患者着想、帮患者解决问题,不求回报,但求问心无愧。
由于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一路走来,杨建明与许多患者都成了朋友,而且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有一名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第一次找我看病的时间是1994年10月22日。”杨建明说,那时候,患者刚刚大学毕业,只有22岁。经过杨建明的治疗,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并顺利参加工作、娶妻生子。直到现在,两人还经常保持着联系。
还有一名患者通过看病,一家三代人都与杨建明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患者第一次找杨建明看病是在1989年,在杨建明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有一次,患者的母亲前来帮患者取药,杨建明看她弓着腰,走路不便,便叫了一辆车把她送回家,让患者的母亲感动不已。后来,患者不再服药,开始每个月打一次针。每次,杨建明都上门为其打针。杨建明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患者一家十分感激。患者的儿子如今已经30多岁了,每次见到杨建明都热情地叫“叔叔”。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杨建明看来,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
医学无止境。工作以来,杨建明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保持治疗理念与治疗方法和国内先进水平同步,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曾有名患者找他看过病后,病情很快得到缓解,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一步诊治时,北京专家看了看杨建明写出的诊治方案后表示:“你们当地医院的治疗方案很规范,可以回家就近治疗。”
从事了33年的精神疾病诊治工作,医术精湛、待人真诚、性格开朗的杨建明救治了不少患者,让众多患者走出病痛、重获新生。未来,极富个人魅力的他将继续为更多患者送去希望。
(许昌新闻热线:13703868400,传稿邮箱xuchahg@hnr.cn。映象网3.15“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2月28日下午,许昌中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全院40余名干警参加。
3月1日下午,许昌两级法院新入额的31名员额法官身穿法袍,面向国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2月11日上午,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魏都区法院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党组书记、院长张玉华进行了工作部署。
当记者如约来到许昌市建安医院时,发现寇建华并不在办公室。拨通了寇建华的电话才知道,有个“老病号”专程来找她看病,她正在门诊接诊。
河南省许昌市“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开展后,魏都区法院按照上级法院要求积极贯彻落实,3月5日,申请人陈某拿到两起案件共计200余万元执行款后向执行干警崔建涛致谢。
近日,记者在许昌市建安医院采访时,采访到了从小立志为精神病人做些什么的心境障碍二科主任邵国艳。
当一名护士是赵燕从小就有的愿望,但那时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精神科护士。或许,更让她没有想到又并非意料之外的是,她会15年如一日照顾精神疾病患者,用以坚持和责任为内涵的爱温暖着这个特殊群体迷失的心灵。
3月7日下午,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举办了以“传承好家风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各支部党员干警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