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魏都区法院破解“送达难”频出连环招

2018-03-22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许昌讯(记者康世保通讯员赵市伟 徐真)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魏都区法院的民商事案件数量激增,当事人流动性强、下落不明或拒收法律文书等因素使“送达难”成为司法“老大难”之一,这不仅制约了案件简易程序的适用率和调解率,更影响了司法效率和法律权威。该院针对“送达难”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确保“一送即达”。

传统方式掣肘,送达多被“拖后腿”。例如留置送达中见证人不愿合作。虽然相关诉讼法规定“送达人应邀请有关组织或者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表到场并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实践中,由于是义务性协助,并无强制力,致使协助送达积极性不高,因惧怕打击报复,产生消极态度,不敢也不愿做送达见证人,或者虽然到场却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盖章。

地址变换频繁,送达多跑“冤枉路”。“比如从院里出发到周边乡镇,每次往返都需要几个小时,如果受送达人不在家,我们就只能无功而返。”提到送达,该院送达保全中心主任王旭深有感受。实践中,部分受送达人外出打工,联系电话和地址变动,本身难以找寻,因职业变化、搬家、拆迁等导致地址变更是一个现实状况,致使起诉时原告按照要求提供的被告户籍证明或工商登记证明上所载的地址有时与被告实际居住地或经营地不一致,再加上受交通、地理以及通讯等方面的限制,“送达难”问题尤为突出。

消极应诉严重,送达多变“躲猫猫”。部分受送达人并非下落不明,而是出于逃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动机,拒不签收或故意躲避送达,拖延诉讼进程。也有个别受送达人存在法律认识错误,认为签收法律文书就意味着自己承认并必须履行对其不利的后果,故拒绝配合送达。

为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探究“送达难”问题的解决对策,该院多次组织审判委员会开展讨论,专职审委会委员孙培森作出如下建议:

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实践中常出现部分当事人在一个法院为原告,在另一个法院为被告,只要当过一次原告,其签署的送达地址确认书就可以共享,实现有效送达。法院系统内部当事人送达地址信息的共享,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节约送达时间成本。

密切与电商平台合作。联合各大电商平台实现当事人收货地址的共享。在“网购”渗透大多数人生活的现代社会,法院可以与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商网站合作,通过严格的真实身份验证后,将案件当事人的收货地址作为法院文书的送达地址,提高送法的覆盖面和送达效率。

加强与行政服务部门沟通。借助当地行政服务平台,实现本地当事人的有效送达。例如与水、电、燃气缴费的相关部门结合,以缴纳费用的地址作为送达地址,有效提高法院送达工作质效。

“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探索新型送达形式,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破解‘送达难’!”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玉华多次提出。该院送达保全中心成立两年多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和解决“送达难”顽疾,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魏都法院 “送达难” 责编:张佳蓓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老赖”大年初一潜回家 执行干警车站口恭候

    2月16日,正逢农历大年初一,魏都区人民法院罗喜涛及两名执行干警在火车站外经过3个多小时等候,终于成功拘传回家过年的被执行人王某夫妇。在他灵活运用法理、情理的综合调解下,王某夫妇给付现金7万元,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 魏都法院:打赢节前最后一场执行仗

    清晨的寒风挡不住执行路上的步伐,2月14日是春节假期前最后一天上班时间,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法院的执行干警们在早上6点钟已集合完毕,整装待发,决心打赢节前最后一场执行仗。

  • 魏都法院:最大限度释放司法“生产力”

    通过整合司法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办案潜力,释放司法“生产力”,实现了审判质效实现大幅跃升。

  • 许昌魏都法院:最大限度释放司法“生产力”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法院在司法体制改革和审判方式改革中,通过整合司法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办案潜力,释放司法“生产力”,实现了审判质效实现大幅跃升。

  • 魏都法院“双节”会战直击“老赖”

    2月2日凌晨6点半,许昌市法院“涉民生”案件“双节”执行会战全面打响,魏都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韩建设在现场通过单兵指挥系统及对讲机向中院领导实时汇报执行情况。

今日热点

襄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无偿献血献爱心活动 襄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无偿献血献爱心活动

精品原创

许昌中院召开涉公职人员案件集中执行活动新闻发布会 许昌中院召开涉公职人员案件集中执行活动新闻发布会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